《山东车牌之歌》为何洗脑又上头
“鲁A济南车,鲁B青岛的。鲁C淄博,鲁D枣庄,东营是鲁E……”最近,这首《山东车牌之歌》因其魔性洗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从《蜜雪冰城主题曲》,到《爱如火》等嗨歌,再到《PPAP》,纵观这些年,类似的爆款神曲以接力的方式,不时出现在公众面前。
“洗脑神曲”洗脑又上头,固然与传播平台的推动有关,但从语言学来看,确实有些独到之处。
美国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MichaelScullin发现自己在半夜醒来时,脑海中会萦绕着一首歌,这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于是他开始研究听音乐与睡眠之间的关系。他关注的是一个此前很少被探索的机制:当一首歌曲或旋律被重复播放时,人往往就像被洗脑一样在脑海里不断重复这首歌或旋律,甚至还会不自觉哼唱。这种所谓“非自主音乐现象”,后来得到更多学者关注,被称为“耳虫效应”。显然,“洗脑神曲”就属于“耳虫效应”的研究对象。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编制量表研究发现,“洗脑神曲”具有歌曲结构简单、歌词偏口语化、信息含量少、音调高、节奏快等特点。这为我们打开了思路。
音乐是刺激大脑进行记忆的有效方式。歌词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押韵,“洗脑神曲”也不例外。虽然从普通话语音来看,《山东车牌之歌》并不押韵,《山东车牌之歌》为何洗脑又上头但创作者采用山东方言,将“E”的读音处理成可押韵的“了”等音,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点。此外,“洗脑神曲”一般都拥有稳定的韵律节奏,乐器鼓点具有很强的律动性,更加符合听者的律动期待,因此能够有效调动听众的兴趣。
“洗脑神曲”一般会有简单信息片段重复出现。它们尽管内容较短、信息量有限,但是读起来平畅通顺,不会拗口。同时,内容表达明确,直指要点。比如《蜜雪冰城主题曲》,歌曲就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在此基础上,激烈的情绪经过传递和渲染,进一步冲击了听众的接收神经,有利于记忆和传播。
从更深层次看,“洗脑神曲”往往更符合认知接受与心理认同规律。研究发现,语言通过心理、物理、生理等多层次平台建立传播,其中,心理机制是指“反映一个民族在构建语言时储存在头脑内的共同观念”。因此,广泛传播要建立在群体对于事物印象的共同心理认知基础之上。以《山东车牌之歌》为例,车牌是地域区划形式的代表符号,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不了解某个车牌符号属于哪个市,在歌曲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也不会将其作为陌生信息加以处理。合理信息得到了听者认同后,会更容易接受,乃至记忆和传播。
所以,“洗脑神曲”成为爆款绝非偶然,背后有一套复杂的逻辑。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张九龙实习生周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