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岛为何是避暑胜地?答案在这里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气象局推出“夏日气象景观小众打卡地推荐”,平阳南麂列岛在全国范围内“夏日限定”的“小众”气象景观打卡地中脱颖而出,荣登上“文化和旅游部官方抖音号”“文旅之声”微博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南麂列岛是平阳最知名的避暑胜地。

每年暑假,南麂列岛都会迎来一波旅游高峰。除了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外,南麂列岛为何是避暑胜地?答案在这里这里暑期舒适的体感温度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理由。

南麂列岛是浙江最南端的岛屿,又是远离大陆的岛屿群,没有高山或者森林的遮挡,按照常理判断,这样的地理位置应该是紫外线照射密度很高的区域;这里又地处亚热带海域,本应表现为冬温夏热的气候特点。

很难想象,南麂会与“避暑”二字产生什么联系。但事实上,南麂列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无霜,年平均气温仅为16.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刚好处于北下的江浙沿岸寒流与南上的台湾暖流交汇处,造成这片区域气候比较温和。

南麂列岛旅游时间段集中在4-11月。据温州市南麂列岛自动气象站2005-2011年4-11月的数据显示,这里的月平均温度为15-28℃,温度曲线呈抛物线形,其中8月最高仅为27.6℃。

南麂列岛充沛的降雨量也为暑期降温提供保障。岛上降水期主要集中在5-8月,是浙江省海岛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的5月和6月属南麂列岛梅汛期,多阴雨天气,蒸发量小,岛屿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4%-90%之间,直到9月以后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少雨干燥天气才逐步增多。

有专家根据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综合分析测算,得出南麂列岛每年季节气候最舒适的月份为7月和9月。

中国最知名的避暑胜地大多依山傍水,如东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四川九寨沟、承德避暑山庄等等。

南麂不仅仅是海岛,这里同样有连绵起伏的山岩峭壁,素有“碧海仙山”之誉。除了舒适的气候温度外,这里的山峦也提供了天然的遮阳屏障。

根据有关地质专家认定,南麂的地貌是以海蚀为主的典型基岩岛。亿万年前,南麂原来是和大陆相连的,经过地壳运动和沧海桑田变换才和大陆分离。千万年的海浪和潮汐的冲击作用下,这里的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列岛岸线曲折,岬角丛生。

南麂列岛还有很多与“岙”字有关的地名,如国姓岙、大沙岙、马祖岙、火焜岙等等。在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在取地名的时候,多称山间平地为岙。而这种多“岙”的独特地形,正是遮阳蔽日的不二之选。

绿色植被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温度。如今的南麂列岛并不是一座座光秃秃的岛屿,受岛屿气候的影响,这里的植被种类繁多,植被资源独树一帜。这也为炎炎夏日提供了一部分“清凉加成”。

南麂列岛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台湾相思林、天然阔叶次生林、黑松林、木麻黄林等;三尾盘景区有100余亩的天然大草坪,夏秋时节,绿草成茵,柔软如毯;大檑岛和竹屿岛生长着30亩左右野生水仙花,其密度之高、生长之盛、花香之浓,实属沿海岛屿所罕见。

南麂列岛的植被资源并非全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更多的是几代人的辛勤耕耘。

一百多年前的南麂列岛还是一座寥无人烟的荒岛,而且风很大、树很少。“开发南麂第一人”王理孚就“手植青青十万松”,尽管植树的成活率低,他仍自信:“近海多风能几活,仅存片鳞渐成龙。”上世纪八十年代,据《浙南日报》相关报道记述,南麂列岛上种了一百万余棵松树,由于保护得较好,有好几片已成林。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南麂列岛丰富的生态资源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并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如今,南麂列岛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与贝藻资源、海洋鸟类资源等一起,这里的植被资源也同样受到了重视和保护。

近期,南麂列岛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浪漫盛会。蔚蓝的海岸线上,一片紫色的花海正在绽放,那是令人心醉的马鞭草花海!

漫步花海,感受海风的轻抚,聆听海浪的低语,远眺无际的大海,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寻找内心平静的绝佳去处。

温馨提示:花期大约在6月中旬至7月底,建议提前查询具体开花情况。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踩踏或采摘花朵。上岛记得做好防晒措施,建议提前预订船票和住宿,以免影响行程。

炎炎夏日,哪里可以享受清凉?

这个夏天,打包一份好心情,

跟随气象景观与南麂列岛

来一场清爽的夏日“约会”吧!

资料来源:

《千年古县平阳》徐斌主编

《温州南麂岛旅游季节气候舒适度分析》刘峰,梁艳,方晓明等

《浙江南鹿岛主要森林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戎建涛等

《平阳南麂列岛,世界级湿地!》平阳发布

/END/

综合整理:平阳文旅体资讯、雁山鳌水间、平阳旅游

编辑:黄梦雅

一审:郑贤俊

二审:陈维莉

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删除

本公众号法律顾问:李志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