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花了亿美元,引进的俄罗斯武器,现在全都退居二线
曾经称人家是“小甜甜”,如今却成了“牛夫人”,《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正是当下解放军现役俄制武器的真实命运。数据显示,自1992-2015年,我国和俄罗斯的军工贸易持续升温。期间,解放军对外进口武器装备的80%均来自俄罗斯,涉及海陆空各个军种,武器贸易总额超过300亿美元。作为我国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俄罗斯出口的武器装备不仅在短时间内帮助解放军迅速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为国产武器的研发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

追溯历史,中俄的武器贸易可谓是水到渠成。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解放军花了亿美元,引进的俄罗斯武器,现在全都退居二线独立后的俄罗斯经济发展困难,急需大量外汇资金,对外出售军火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但美西方国家对中国武器进口进行了封锁制裁,我国能够利用的进口渠道也仅剩下俄罗斯。解放军有长期使用俄制武器的传统,在适应性上也有优势,再加上俄制武器相对性价比更高,因此中俄的武器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以当时的中国空军为例,在美西方国家已经大量装备三代机、四代机时,我们的主力战机依然是歼-6、歼-7这些老家伙,随着俄制苏-27在巴黎航展上一鸣惊人,中国空军立刻盯上了这款双发重型战斗机。历经艰苦的谈判,我国最终于1992年从俄罗斯引进首批苏-27。
自此,中国空军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空军行列。期间,俄罗斯顶着西方国家的压力,坚持对我国出售了76架苏-27,还附带了部分技术转让。有了这批模板,中国战机自主研发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通过借鉴学习苏-27的技术经验,以及后续引进更先进的苏-30战机,中国在歼-11、歼-16等国产战机上的研究不断开花结果。当下,就连俄罗斯军事专家也不得不承认,苏-27“侧卫”系列虽然起源于俄罗斯,但目前性能最强的“终极侧卫”却在中国。
和中国空军相比,中国海军得到俄罗斯装备的帮助更大。很多军迷或许还对1996年的“台海危机”记忆犹新。可以说,那是所有中国人的痛。为了阻挠两岸统一,当年美国海军直接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海,面对强敌入侵,中国海军狭路相逢必亮剑,只不过,我们的海军有拼死一搏的勇气,却没有过硬的战舰。当时我们的主力战舰吨位小,性能差,基本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标准,根本无法和美军抗衡。痛定思痛下,中国海军终于决定从俄罗斯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四艘“现代”级导弹巡航舰,自此,“四大金刚”开始承担保卫中国海疆的重任,至今还在发挥余热。
和海空军相比,中国陆军的整体实力长期稳居世界第一,但“优等生”也有短板。在很长一段时期,解放军陆军缺乏现代化的防空系统,而防空能力事关陆军作战的有效发挥。在中俄进行协商后,解放军从俄罗斯先后引进了一批S-300远程防空系统、道尔-M1近程防空系统。自此,中国陆军的短板被填补,更是开启了一波逆向研发。从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到红旗-17近程防空系统,我国最终建立了庞大的现代化国土防空体系。可以说,这些国产防空系统至今还保留着不少俄罗斯元素。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一穷二白、家底薄弱的我们引进了先进的俄罗斯武器,让自己的腰杆更硬,底气更足。然而,数十年过去了,世界军事发展突飞猛进,武器装备更新迭代,我们自然不能继续吃老本。随着本土军工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防工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从歼-20到055大驱,再到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在军工科研各个领域,我们都已经实现了“中国制造”,为我们国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这批俄制武器,也终于完成使命,陆续退居二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