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影故事折射鹭岛蝶变

思明电影院旧影。

晨报记者叶子申

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11月中旬将在厦门举办。自2019年宣布长期落户厦门以来,今年已是“金鸡”携手厦门走过的第六个年头。

实际上,电影在厦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默片”到如今的高科技巨荧,百年之间,厦门电影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的观影场所、电影拍摄、电影制作等领域都迎来了巨变。如今,“金鸡”赋能,厦门正朝着“电影之城”不断迈进。

改革开放前

岛内已有影剧院超20家

“厦门是一个得风气之先的城市。”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说,1905年,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那一年厦门也出现了电影。从此,电影在厦门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卢志明是《厦门与中国电影》的执行主编。他说,根据文献记载,1905年12月,一位姓“大石”的写真技师在鼓浪屿放映了类似“默片”的影戏,厦门商家由此发现电影具有吸引客人的魅力。

史料记载,1907年,中华茶园是厦门岛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1927年,百年光影故事折射鹭岛蝶变思明戏院开始建设,并于1929年投用。卢志明告诉记者,思明戏院是华侨曾国办、曾国聪两兄弟投资15万银元兴建的,取名“思明”二字,是因厦门早先有过“思明州”之称,且有1927年该院开始兴建时厦门尚称“思明县”的缘故。

根据《厦门电影百年》介绍,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厦门新建了多家电影院,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影剧院,到改革开放前,岛内已有影剧院超过20家。

不过,20世纪80年代,厦门不少电影院曾遭遇市场低迷。“1988年,思明电影院一度经营困难,当时的老经理人通过贷款将电影院结构重新调整,增设卡拉OK以及5个录像厅。经历这次改造,我们的年票房收入连续几年都是福建省影院里数一数二的。”厦门思明电影院(原为思明戏院)副店长邱亚辉回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厦门有66家电影院。电影院的设备也不断升级。“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影院仍然采用胶片放映技术,电影放映使用的还是笨重的放映机。”卢志明说,进入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胶片放映技术成为影院的新选择。一大批技术先进、设施齐全、独具特色的新兴影院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厦门电影市场百舸争流、万马奔腾。

每年上百部

影视作品在厦门取景

厦门电影市场繁荣,培育了许多具有“厦门元素”的电影。卢志明介绍,作为“天然摄影棚”,厦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文化环境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新中国成立后,多家电影制片厂来厦拍摄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移山填海》《海鹰》《英雄岛》等在厦门取材拍摄的影片陆续上映,引发全国关注。20世纪80年代,厦门电影拍摄迎来新的发展机遇。86版《西游记》也曾在厦门取景。

进入21世纪,厦门电影行业进入崭新的时代,《左耳》《烈日灼心》《西虹市首富》《夏至未至》等多部电影在厦门取景。据统计,每年有上百部影视作品在厦门取景。

“尤其是2019年‘金鸡’长期落户厦门,极大助推了厦门电影行业的发展。”恒业影业集团副总林朝阳说,“厦门是一座文艺气息浓厚的城市,也是很适合拍摄的城市。电影场景的选择要与电影内容匹配,在同样标准下,我们会优先考虑厦门。我们2020年的《门锁》和2021年的《遇见你》都在厦门取景。”

厦门忻时代影视产业运营平台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说,“金鸡”落户厦门后,厦门成了很多剧组的“优先选项”。该公司成立4年多,吸引了剧组服务、剧本创作、后期制作等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合并营收逾10亿元。

据厦门市电影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已建成一批影视拍摄基地、影视文创园区,其中规格各异、功能完善的摄影棚达20个,培育了一批以影视服务业为主的专业服务团队,为厦门影视产业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软硬件基础。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推动了厦门电影相关产业发展。(资料图)记者唐光峰摄

超2500家

影视文化企业落户厦门

过去数十年,厦门电影行业经历了从“厦门拍摄”到“厦门制作”的变化。卢志明介绍,1949年11月,为解决影片供应问题,香港南方影业公司派黄栋梁携带苏联影片来厦,并于同年12月在厦门组建香港南方影片公司福建分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家电影发行机构。此后,和“厦门元素”有关的影视创制就开启了新篇章。

谈起厦门电影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厦语片”。据长篇小说《旦后》作者、“厦语片”电影研究者黄宁介绍,“厦语片”电影专指以闽南话为电影表演语言,行销东南亚及中国台湾,面向闽南话族群放映的方言电影。从1948年到1966年,此类电影的存续时间仅为18年。在此期间,不少“厦语片”电影在厦门电影院放映,引起观影热潮。

改革开放后,厦门影片的拍摄制作迎来新的发展。尤其是“金鸡”落户厦门之后,越来越多头部影视企业入驻厦门。恒业影业集团负责人张国荣说:“恒业影业自2021年落户厦门以来,已发行上映了十多部院线电影,包括《又见奈良》《扫黑·决战》《门锁》《误杀2》等高口碑作品。”

成立于2019年的厦门自然声场工作室是为影视剧提供声音处理的技术公司,创始人曹峰表示,“金鸡”效应下,厦门影视产业业态环境愈发成熟。“我是做声音的,旁边就有做动漫的,楼下还有岛内最大的摄影棚,整条产业链越来越完整。”曹峰说。

记者从厦门市电影局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厦门已吸引并聚集影视文化企业超2500家,覆盖内容创作、拍摄服务、后期制作、宣传发行、艺人经纪等影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形成完善的影视产业生态体系。如今,厦门企业参与出品的电影、电视剧数量居全省首位,占比超60%。近5年来,厦门影视文化企业、机构数量年均增长10.2%,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2023年已达2286.6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5%。

在倍视传媒副总裁、厦门市电影家协会副会长谢宁看来,“金鸡”落户显著提高了厦门在影视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厦门努力把握“金鸡”机遇,在发展影视方面表现出的重视度与紧迫感,更是推动城市影视业态升级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